Duke Yin's Technology database

主要城镇及云南雷暴日统计

全国主要城镇雷暴日统计

省份 地区 雷暴日天数 省份 地区 雷暴日天数
上海市 上海市 29.4 江西省 南昌市 58
天津市 天津市 27.5 景德镇市 58
北京市 北京市 35.7 上饶市 65
安徽省 合肥市 29.6 吉安市 69.9
芜湖市 34.6 宁岗 78.2
蚌埠市 30.4 广昌 70.5
安庆市 44.3 九江市 45.7
铜陵市 40 新余市 59.4
屯溪市 60.8 鹰潭市(贵溪县) 70
阜阳市 31.9 赣州市 67.4
宿州市 32.8 广昌县(盱江镇) 70.7
重庆市 达县市 37.1 辽宁省 沈阳市 26.4
涪陵市 45.6 大连市 19
广东省 广州市 80.3 鞍山市 26.9
汕头市 51.7 本溪市 33.7
湛江市 94.6 丹东市 26.9
茂名市 94.4 锦州市 28.4
深圳市 73.9 营口市 27.9
珠海市 64.2 阜新市 28.6
韶关市 77.9 朝阳市 33.8
梅州 79.6 山东省 济南市 25.3
海南省 海口市 112.7 青岛市 22.4
儋县 120.8 淄博市 31.5
琼中 115.5 枣庄市 31.5
三亚市 69.9 东营市(垦利) 32.2
湖南省 长沙市 49.3 潍坊市 28.4
株洲市 50 威海市 21.2
衡阳市 55.1 沂源 36.5
邵阳市 57 烟台市 23.2
岳阳市 42.4 济宁市 29.1
大庸 48.2 日照市 29.1
益阳市 47.3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 72.6
永州市(零陵) 65.3 日喀则县 78.8
怀化市 49.9 昌都县 55.6
郴州 61.5 林芝县(普拉) 31.9
常德市 49.7 那曲县 83.6
涟源市 54.8 噶尔县 19.1
江苏省 南京市 33.6 改则县 43.5
连云港市 29.6 察隅县 14.4
徐州市 29.4 申扎县 68.8
常州市 35.7 波密县 10.2
南通市 35.6 定日县 43.4
淮阴市 37.8 甘肃省 兰州市 23.2
扬州市 34.7 金昌市 19.6
盐城市 32.5 白银市 24.6
苏州市 28.1 天水市 16.2
泰州市 36 酒泉市 12.9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36.8 敦煌县 5.1
包头市 34.7 靖远县 23.9
乌海市(海勃湾) 16.6 夏河县 63.8
赤峰市 32 安西县 7.5
二连浩特市 23.3 张掖市 10.1
海拉尔市 29.7 窑街(红古) 30.2
东乌珠穆沁旗 32.4 贵州省 贵阳市 51.6
锡林浩特市 31.4 六盘水市 68
通辽市 27.9 遵义市 53.3
东胜市 34.8 桐梓 49.9
杭锦后旗 23.9 凯里水 59.4
集宁市 43.3 毕节 61.3
加格达奇 28.7 盘县 80.1
额尔古纳右旗 28.7 兴义市 77.4
满州里市 28.3 独山 58.2
博克图 33.7 河北省 石家庄市 30.8
乌兰浩特市 29.8 唐山市 32.7
多伦 45.5 邢台市 30.2
林西 40.3 保定市 30.7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33.9 张家口市 39.2
额济纳旗 7.8 承德市 43.5
青海省 西宁市 31.4 秦皇岛市 34.7
格尔木市 2.8 沧州市 29.4
德令哈(乌兰县) 19.3 乐亭 32.1
化隆县(巴燕) 50.1 南宫市 28.6
茶卡镇 27.2 邯郸市 27.3
冷湖镇 2.5 蔚县 45.1
茫崖镇 5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31.7
德令哈市 19.3 齐齐哈尔市 28.1
刚察县 60.4 双鸭山市 29.8
都兰县 8.8 大庆市(安达) 31.5
同德县 56.9 牡丹江市 27.5
曲麻莱县 65.7 佳木斯市 32.2
杂多县 74.9 伊春市 35.4
玛多县 44.9 绥芬河市 27.1
班玛县 73.4 嫩江县 31.3
山西省 太原市 35.7 漠河乡 35.2
大同市 41.4 黑河市 31.5
阳泉市 40 嘉荫县 32.9
长治市 33.7 铁力县 36.3
临汾市 31.1 克山县 29.5
离石 34.3 鹤岗市 27.3
晋城市 27.7 虎林县 26.4
台湾省 台北市 27.9 鸡西市 29.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8.9 吉林省 长春市 35.9
博乐阿拉山口 27.8 吉林市 40.5
塔城市 27.7 四平市 33.5
富蕴县 14 通化市 35.9
库车县 28.7 图们市 25.4
克拉玛依市 30.6 白城市 30
石河子市 17 桦甸市 40.4
伊宁市 26.1 天池 28.4
哈密市 6.8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19.1
库尔勒市 21.4 石咀山市 24
喀什市 19.5 回原县 30.9
奎屯市(乌苏县) 21 中宁 16.8
吐鲁番市 9.7 陕西省 西安市 16.7
且末县 6.2 宝鸡市 19.7
和田市 3.1 铜川市 29.4
阿克苏市 32.7 榆林市 29.6
阿勒泰市 21.4 延安市 30.5
浙江省 杭州市 39.1 略阳县 21.8
宁波市 40 山阳县 29.4
温州市 51.3 汉中市 31.0
衢州市 57.6 榆林县 29.9
舟山 28.7 安康市 31.7
丽水市 60.5 渭南市 22.1
福建省 福州市 56.5 四川省 成都市 34.6
厦门市 47.4 自贡市 37.6
莆田市 43.2 渡口市 66.3
三明市 67.4 泸州市 39.1
龙岩市 74.1 乐山市 42.9
宁德县 54 绵阳市 34.9
邵武市 72.9 平武 30
长汀 82.6 仪陇 36.4
泉州市 38.4 内江市 40.6
漳州市 60.5 攀枝花市 68.1
建阳县 65.8 若尔盖 64.2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90.3 马尔康 68.8
柳州市 67.3 巴塘 72.3
桂林市 77.6 康定 52.1
梧州市 92.3 西昌市 72.9
北海市 81.8 甘孜县 80.1
百色市 76.8 酉阳县(钟名镇) 52.7
凭祥市 82.7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 34
河池市 64 云南省 昆明市 66.3
河南省 郑州市 22 东川市 52.4
开封市 22 个旧省 51
洛阳市 24.8 大理市 62.4
平顶山市 21.1 景洪县(允景洪) 119.2
焦作市 26.4 昭通市 56
安阳市 28.6 丽江县(大矸镇) 75.8
濮阳市 26.6 腾冲 79.8
信阳市 28.7 临沧 86.9
南阳市 29 思茅 102.7
卢氏 34 德钦 24.7
驻马店市 27.6 元江 78.7
固始 35.3 独山 58.2
商丘市 26.9
三门峡市 34.3
湖北省 武汉市 36.9
黄石市 50.4
十堰市 18.7
老河口市 26
随州市 35.1
远安 46.5
荆州市(江陵) 38.4
宜昌市 44.6
襄樊市 28.1
恩施市 49.3

表A.1 云南省1971年-2009年平均年雷暴日数统计表 单位为d

雷暴日 州、市、区
昆明市
昆明 61 富民 60 禄劝 64 石林 56 寻甸 67 嵩明 60 安宁 59 晋宁 52 太华山 61 宜良 55 东川 53 呈贡 54

大理州
剑川 67 洱源 44 鹤庆 69 云龙 40 漾濞 68 永平 59 大理 55 宾川 51 弥渡 46 祥云 49 魏山 56 南涧 44

红河州

弥勒 67  泸西 69 石屏 71 建水67  红河69 元阳60 绿春 78 开远 70 个旧 46  蒙自 67 屏边 78 金平 76 河口 74

昭通市

绥江 40 永善 42 盐津 34 大关 41 鲁甸 51 昭通 47  彝良 44  镇雄 53  威信 45 巧家 50

楚雄州

永仁 70 大姚 64 元谋 64 姚安 57 牟定 59 南华 51 楚雄 55 武定 67 禄丰 67 双柏 56

文山州

丘北 75 砚山 71 西畴 66 文山 66 马关 72 麻栗坡 61 广南 76 富宁 63

曲靖市

会泽 46

宣威 62 马龙 61 曲靖 59 沾益 65 陆良 66 富源 63 师宗 64 罗平82

玉溪市

新平 71 易门 63 澄江 61 玉溪 63 江川 60 通海 60 华宁 67 峨山 60 元江69

普洱市

景东 81 镇沅 84 西盟 86 孟连 87 景谷 94 澜沧 102 普洱 101 墨江 76 思茅 90 江城 109

 临沧市

镇康82 凤庆 58 永德 73 云县 53 沧源 84 耿马 80 双江 77 临沧 76

西双版纳州

勐海 95 景洪 105 勐腊 112

迪庆州

德钦 19 香格里拉 34 维西 43

德宏州

陇川 78 盈江 62 瑞丽 82 梁河 61 潞西 79

丽江市

宁蒗 61 丽江 67 永胜 66 华坪 87

怒江州

贡山 25 福贡 28 六库 37 兰坪 43 泸水 45

保山市

腾冲 60龙陵 70 施甸 55 昌宁 54 隆阳区56

 

 

年预计雷击次数 是指一年内,某建筑物单位面积内遭受雷电袭击的次数,具体数值与建筑物等效面积、当地雷暴日及建筑物地况有关。年预计雷击次数是建筑防雷必要性分析的一个指标。

已知条件:

建筑物的长度L = 100m
建筑物的宽度W = 50.0m
建筑物的高度H = 50.0m
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天数Td =36.7天/年
参考《建筑电气通用图集》09BD1 283页-285页主要城市气象资料。
校正系数k = 1.0
在下列情况下k取相应数值:
a.位于旷野孤立的建筑物取2;
b.金属屋面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1.7;
c.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 等处的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1.5;
计算公式:

依据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按下式计算: N = k*Ng*Ae;Ng = 0.1*Td
式中 N 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次/a);
k 雷击次数校正系数;在此类型情况下取2;
Ng 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
Ae 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Td 该地区的年平均雷电日数
年预计雷击次数: N = k*Ng*Ae = 0.1415
其中: 建筑物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 Ng = 0.024Td^1.3
等效面积Ae为: H<100M, Ae =[LW+2(L+W)*SQRT(H*(200-H))+3.1415926*H(200-H)]*10-6 = 0.0545
计算结果:

根据《防雷设计规范》,该建筑应该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
附录:
二类:N>0.06 省部级办公建筑和其他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
N>0.3 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三类:0.012<=N<=0.06 省部级办公建筑和其他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
0.06<=N<=0.3 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N>=0.06 一般性工业建筑。
1.建筑物防雷类别的划分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内容及雷击后果的严重性以及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我国防雷标准将建、构筑物划分为三类不同的防雷类别,以便规定不同的雷电防护要求和措施。各种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如下: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下列建筑物;
(1)制造,使用或储存大量爆炸物质如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的建筑物;
(2)具有0区、1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和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车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
(3)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设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如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
(4)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下列建筑物:
1)制造、使用储存爆炸物的建筑物;
2)具有1区、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5)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6)年预计雷击次数N>0.06的重要建筑物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如部、省级办公建筑物,集会、展览、博览、体育、商业、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建筑物。
(7)年预计雷击次次N>0.03的一般性民用建筑,如住宅、办公楼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工业建筑物。
(4)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5)未装设防直击雷装置及不处于其他建、构筑物的保护范围内,但没有电子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的建筑物,宜按第三类考虑防直击措施。

# # #

发布评论

评论

标注 * 的为必填项。